您的位置:中国民主同盟南充市委员会 > 文化建设 > 文史天地

南充盟员中的三位全国政协委员传略

 

贾德灿

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组织的“细胞”,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是社会各界的代表人士。政协委员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和技术骨干。他们拥有丰富的、专业的科学知识和科技实践经验,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拔尖”人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智力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政协章程,南充民盟盟员中产生了贾子群、熊季光、刑光辉、朱家媛四位全国政协委员。近期,笔者在整理编辑《南充民盟人物志》过程中,有幸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兹将前三位去世委员传略在《南充盟讯》上刊发,以飨读者。

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贾子群

贾子群(19051995)男,汉族,南充市嘉陵区礼乐乡人。中学时入张澜创办的南充县立中学,1924年考入成都大学数学系(四川大学前身),是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在时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刘愿庵领导下作机要交通。19309月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成都大学及重庆、南充、江津、泸县、江安等地的中学以教师职业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19382月受党派遣赴延安“抗大”学习后转回四川,继续在南充、三台、江安等地的中学以教员、事务主任、教务主任、副校长等职务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并与革命同仁在南充创办进步学校—私立建华中学,继张澜之后任校长,为革命事业培养输送人才。40年代,在中共南方局于江震同志直接领导下开展革命工作。19441月在重庆经张澜和鲜英介绍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四川省支部组织委员和秘书主任, 1945年12月20“中国民主同盟南充县分部”成立后推为主委。19491月在成都建立中共川东特支,任统战委员。为壮大革命力量和配合四川的解放,以民盟成员身份在成都等地的国民党军政要员中积极开展统战工作。19501月,任川北区人民行政公署委员、文教厅长,民盟川北支部临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筹建川北大学。195112月,当选为川北区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任。19528月川北区撤销后,任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民盟成都市委主任委员、民盟四川省委副主任委员。195412月当选为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78月任西南农业大学教务长。19596月当选为政协四川省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9638月当选为政协四川省第三届委员会委员,197712月当选为政协四川省第四届委员会常委,19834月当选为政协四川省第五届委员会常委。长期担任民盟四川省委顾问。198312月离休。1985年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亲切接见。1986年中组部批准享受国家副部长级待遇。1995125日在成都病逝,享年91岁。

贾子群同志在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主要致力于党的统战工作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功绩卓著。逝世后有挽联云:

爱党胜爱家虽躬耕陇亩胸怀壮志干革命无私奉献不计名利赢得英名传后世;

忧道不忧贫能为政以德意向高远为教育呕心沥血乐育英才敢留青白在人间。

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熊季光

熊季光(1903-1991)男,汉族,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人。1950年参加革命工作,19529月入盟,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驻南充)研究员、顾问,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蚕桑学会名誉理事长、四川省委科技顾问团成员。

熊季光1929年南京中央大学蚕桑系毕业。1930年至1931年在江苏省淮阴农校任蚕科主任,1932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蚕桑系任助教,1933年赴日本东京高等预备学校学习日语,1934年至1936年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农学部研究蚕学,1936年至1937年任江苏省蚕丝试验场试验部主任,1938年至1945年任四川丝业公司三台、北碚蚕种场场长,19391942年兼任四川大学蚕桑系教授、系主任,1945年至1946年任四川大学蚕桑系教授兼系主任,1946年至1952年任四川省蚕桑改良场场长,1952年至1954年任川北蚕业管理分局副局长,1954年至1957年任四川蚕管局及西南纺管局工程师,1958年至1977年任四川省蚕桑试验站副站长,其间1958年至1960年任四川省蚕桑研究所(驻南充)所长,1961起任四川省蚕桑研究所顾问。

他在四川从事蚕桑生产、教育和科研工作半个世纪,培养了不少高中级蚕业科技人才。建国后主持蚕桑科研工作20多年中,在他的指导和参与下,采用定向传统分离法,提高了赢汶、华十两蚕品种茧质,研究多雄杂交理论,培育出“南六”、新蚕品种和“6031”新桑品种,于国内首次发现棉红铃是桑百壁虱病的中间寄主,并研究出有效防治方法。根据自然条件,总结出四边栽桑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粮桑争地矛盾,主持和指导了川蚕三号新品种的育成,在指导蚕的辐射育种、激素添食、推广小蚕共育等方面亦有成效。主要著作有:《家蚕品种改良法》,译著《蚕病防治指导手册》,参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蚕桑》。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中国蚕丝科学》等刊物发表关于蚕的选育改进及有关蚕业生产方面论文数篇。

1950年后,被选为川北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四川省人大第二、三届代表,全国人大第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届(任期从19783月至19884月止委员,曾担任南充地区蚕学会第一、第二届荣誉理事长、省蚕学会一至三届理事长、中国蚕学会一至四届副理事长、省科技顾问团成员。1985年被《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列为中国当代农业科学家。

19917月,病故。

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刑光辉

刑光辉(1916-2007),男,汉族,安徽省阜阳县人,大学文化,1950年参加工作,19852月入盟。南充市中心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主任导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内科学、病毒学专家。

19487月毕业于中正医学院医学系,1952年任川北第一医院内科主任,19613月至1984年任南充专区中心医院、四川省南充地区人民医院(后改为南充市中心医院)副院长。196010月,邢光辉发现我国西南首例流行性出血热(EHF),1961年,四川省卫生厅确认EHF,指定邢光辉任研究组(室)组长(主任),1980年,四川省卫生厅批准在该院成立流行性出血热研究室,邢光辉任主任,联合省防疫站、广安县人民医院、广安县卫生防疫站等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科研协作。他先后在国内外发表有关流行性出血热论文17篇,包括《流行性出血热难治性休克的治疗》、《 EHF免疫功能动态变化及发病机制的探讨》、 NalOKOneforHemornagiI Fever Shock等。1982年,他领导的出血热办公室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奖。他编制出版的《流行性出血热》幻灯片及教学录像各一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99010月邢光辉、向毅、李光明、王远闻等的《纳络酮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休克》一文发表在英国《热带医生》杂志上,获国内外高度关注。邢光辉是川北著名的内科学、病毒学专家和学科奠基人,尤其在出血热的诊治及基础研究方面造诣精深。199310月,因对流行性出血热的科研成就显著,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19834月,邢光辉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继任第七届止。是原南充市政协第一、二、三届委员、四川省人大第五届、原南充市人大五、六届代表。19944月退休。

20071223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