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蓄势之年,也是南充民盟地方组织成立80周年。民盟南充市委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民盟十三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中共南充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民盟优良传统,不断提升自身建设水平,紧紧围绕市委“1558”工作思路,重点聚焦全力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认真履行参政党地方组织职责,为南充“建成副中心、谱写新篇章”做出新的贡献。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持续深化主题教育,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和省、市中心工作上来。
2.持续巩固拓展历年主题教育成果,按照上级民盟组织和市委统战部的要求,扎实开展新一轮主题教育。不断丰富学习方式,引导广大盟员传承民盟优良传统,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紧密追随、坚决拥护的历史自觉。
3.充分发挥民盟市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采用专题学习、研讨交流、现场教学等形式推动南充民盟各级组织政治理论学习不断走深走实。
4.开展庆祝南充民盟地方组织成立80周年系列活动,以活动增动力、强能力、激活力,进一步巩固与传承民盟优良传统,激发全市广大盟员爱党爱国、爱盟兴盟、团结奋进的工作热情。
5.充分发挥盟史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化民盟传统教育基地建设,新增1-2个省级“盟员之家”,为开展盟员思想教育、交流活动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
6.提升宣传工作实效。做好民盟市委会微信公众号、网站的运行维护工作,精心策划选题,合理设置专栏,增加公众号和网站的时效性与可读性。做好《南充盟讯》编辑、发送工作,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合作,扩大外宣范围,及时有效宣传民盟工作、展示民盟形象。
7.做好涉及民盟舆情的监测研判,密切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和敏感问题的网络舆情。实时关注重点盟员思想动态,梳理潜在舆情风险点,及时发现和处置苗头、倾向性问题。
8.发挥民盟省委会特聘参政理论与盟史研究员作用,梳理南充民盟80周年大事记。结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收集整理“抗日烽火中的张澜”专题史料研究成果。
9.培育壮大理论研究人才队伍,强化与高校、社科联等单位的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展理论课题研究。
二、聚焦中心工作,构建“大议政”格局,不断增强参政履职实效
10.做好服务政党协商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本年度政党协商、专题协商的要求,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11.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落实领导班子成员领衔开展调研制度,主动承接民盟中央、民盟省委会调研课题。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围绕教育医疗提质、绿色转型、新质生产力发展、民营经济壮大等方面形成高质量建言。
12.提升社情民意信息质量。发挥“直通车”作用,拓宽社情民意收集反映渠道,提高“金点子”数量和质量。加大“党外人士意见建议”的采编、报送力度。
13.强化专委会建设。优化和完善专委会管理制度,适时调整专委会组成人员,提升专委会成员的活动参与率。通过召开参政议政会、专题培训会等提升专委会的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
14.落实对口阆中市专项民主监督任务,形成监督报告并推动整改落实,总结监督经验。配合做好民盟四川省委会对口南充市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
三、整合资源优势,着力品牌建设,切实做好社会服务工作
15.推动盟地合作提档升级。实施“盟南协作”项目清单化管理,重点推进产业升级、乡村文化振兴、科技平台建设、民生改善,打造帮扶示范品牌,助力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
16.推进社会服务品牌整合升级。高质量开展“黄丝带帮教”“农村教育烛光行动”“乡愁工程”“萌童计划”等活动,力争打造出具有南充特色的国、省帮扶品牌。持续探索社会服务与参政议政协同发展路径。
17.深化与民盟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合作,落实张澜故里共建协议,推动产业项目落地。
18.持续开展人民南路社区定点帮扶工作。
四、坚持“人才强盟”战略,抓实干部队伍,稳步推进自身建设
19.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开好主委会、全委会等会议,围绕“四新三好”,不断提升班子成员“五种能力”,不断增强班子战斗力。
20.提高盟员发展质量。落实年度组织发展计划,指导基层组织明确组织发展目标和重点,严把入口关。加大重点分工领域和代表人士的发展力度,在保证质量基础上实现盟员发展数量的稳步提高。
21.加强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提高代表人士推荐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向有关方面推荐盟员人才。做好民盟省委会和市委统战部等干部进修班、培训班的民盟学员推荐工作,适时举办新盟员培训。
2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抓好基层组织集中换届工作,指导基层组织在换届时选好主委、配强班子,确保基层组织集中换届顺利圆满完成。
23.加强内部监督工作。巩固纪律学习教育成果,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述职和民主评议会;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做好民主党派机关公职人员监察工作。
24.加强机关建设。修订机关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机关运行效率。办好重要会议和活动,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进一步提升公文办理效率,做好日常公文处理、会议记录、纪要整理等工作。做好机关遴选人员的工作,充实机关干部队伍,积极推荐机关干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做好财务绩效评价、部门预决算公开、固定资产管理等工作。加强协调联系,积极争取民盟省委会和市级部门支持。